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婆媳矛盾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婆媳矛盾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婆媳矛盾存在数千年,其历史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国外婆媳矛盾却很少?
因为男尊女卑的嫁娶概念。总说男方添人口,女方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尼玛还不如抱养个童养媳多好。现在连动画片不都是只有爷爷奶奶,没有姥姥姥爷的吗?欧美国家的结婚就是两个人组成新家庭。嫁过去的媳妇少不了家长里短。中国又是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和媳妇住在一起,生活习惯不同自然有矛盾。婆婆公公计较再加上生男生女的问题,矛盾就进一步被激化。而且,很少有公婆会真正的尊重并真诚的对待媳妇,永远以一副长者为尊的姿态存在,媳妇的感受又是怎样?从小在家做宝贝,嫁出去就当草,心里的落差怎样?加上现在的女孩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早已不会完全听从老一辈的老规矩,中国老人也就是事多,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干涉和斥责,尤其在育儿方面。教育权被剥夺很容易激怒年轻母亲。而国外的公婆很少参与夫妻的生活,很少干涉夫妻之间的事情,在育儿上,也会尊重年轻父母的意愿,即使买个玩具,也会询问孩子父母,不会自作主张。所以,珍爱生命,远离公婆。
国外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婆媳之间相对独立,婆婆是婆婆,媳妇是媳妇,大家都是独立的。不提倡啃老,年轻人也不以啃老为荣。中国是婆婆把媳妇当媳妇,媳妇把婆婆当银行、保姆,有矛盾是正常的。
熟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好30年,学坏30天。再怎么知书达礼的女人,把她放在一个勾心斗角的环境里,时间久了她也会变坏,迷失本性。有一个没有原则的老公,自私恶毒的公婆,时间久了也会变坏,女人都不是圣人
西方也有婆媳问题,最近网上报的西班牙王太后与王后中间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因为公主发生纠纷。但西方的婆媳问题明显要小于我们。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界限!
东西方对于孩子在家庭中的定位不同有关。在西方,父母会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存在,尊重孩子的想法,自然也会尊重孩子选择的爱人。西方父母一般不会过多的介入孩子的家庭生活,见面也比较客气。
在我们的观念中,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往往把孩子作为弥补自己遗憾的继承者,在孩子的生命中要有自己的影子。孩子是自己千辛万苦生下来养大的,有私人财产的性质。所以,必须无条件地关心与保护。
在中国家庭中往往是儿子没结婚之前,是各种催婚,希望儿子结婚。但如果儿子找到所爱结婚了,婆婆突然很失落,自己千辛万苦生下并养大的儿子怎么就和那个女人结婚了。那个女人纯粹是横刀夺爱,偷抢胜利果实。自己那天底下没有一个女人能配得上的出色儿子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女人啊!开始各种挑剔与嫌弃。
有一个挺奇葩的例子。一朋友结婚有二十年了。她婆婆有一个习惯,去她家一定要洗衣服。但是,一定把她的衣服挑出来,只洗自己儿子的和孙女的。吃饭的时候,媳妇面前永远是剩菜。我朋友无数次的问自己老公:我是你家仇人吗?哎。碰上一个不给力的男也实在不给力。只有一次,她老公斜着眼睛小心翼翼地跟他妈说:好菜往那边放放。(她媳妇那边)。她妈说:都是自家人,怕啥。剩菜又推过去了。我朋友讲的时候,我们没笑死。后来,我朋友发飙了。警告她丈夫,他妈可以洗衣服,但请她洗她自己儿子的。如果敢再碰孩子的,就离婚。我朋友现在一年都很少再出现在婆婆家。我真不知道,婆婆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我朋友是一个很有点侠气的女子。她曾经流着泪说:曾经,她想如果家里来了歹徒说你家三口必须死一个,她一定会挺身而出,让他们父子好好活下去。现在她的想法是,让他死吧,我和孩子要好好活下去。
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小家庭的生活[_a***_]真的很难吗?
我有一个长辈,家里有两儿一女。在她的观念中,她儿子是不能吃剩饭的。(那时候,所有家庭没有扔剩饭的。挺久以前的事了。)后来,她女儿也结婚了,她女儿也不能吃剩饭的。最后,她一个儿子离婚两次,并再也不想结婚了;她女儿也离婚了。那个她认为最不听话的儿子,没离婚。
有多少小夫妻是在家长的过分介入下而分手的,这真正是父母所愿见到的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婆媳矛盾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婆媳矛盾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